面臨最后的沖刺,孩子們不敢怠慢,家長更心急如焚。
那么作為一名高三家長,在最后一周,會經歷什么?需要做什么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最后一段?一起來看看吧~
1、高考前學生的兩個心理階段
高考前兩周里,大部分孩子還會經歷下面兩個時期,這兩個時期也正是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并及時應對的。
第一階段:不自信放棄期
隨著最后一輪復習的開始,加上期中考試、二模考試成績的公布,一部分孩子因為對自己自信不足,產生了放棄的想法。
家長對策:這些孩子之所以產生放棄的想法,是因為他們只跟自己身邊優(yōu)秀的同學比,只跟同年級成績好的同學比。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其實他們忘了自己應該比的是全省的學生,應該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
第二階段:恐懼焦慮期
隨著高考的臨近,所有的孩子都會或多或少產生恐懼心理和焦慮心理。
家長對策:這時家長千萬不要用“不要緊張,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類的話語去安慰孩子,因為這樣的話只能使孩子更加緊張,可以找較為專業(yè)的人給孩子一些建議,要不然就是保持沉默,等待學校給孩子做工作。
2、高考前家長做到6個不要
請各位家長放下父母的架子,真誠地做一個孩子學習路上的幫手與伙伴。
1.不要嘮叨不休
有些家長整天把高考掛在嘴邊,無休止地嘮叨。
整天用“要為父母爭口氣”之類的話刺激孩子。
不時督促孩子,要抓緊時間做作業(yè)。
一天到晚在孩子耳朵邊嘮叨要刻苦呀、努力呀。
不斷嘮叨孩子這么不聽話呀。
千百次地說考不上大學沒有出息呀。
無數(shù)次地比誰家孩子比你學習好呀。
甚至有的家長還踩凳子、趴門縫偷看孩子是不是在學習。
你讓孩子一天到晚聽到的都是類似的話,做的都是讓孩子極其反感的事。
這種做法,這種不信任,只能是影響孩子的心情,讓他不能好好學習,甚至還會造成雙方的矛盾。
孩子和家長,一個是青春期,一個是更年期,盡量不要發(fā)生沖突、碰撞,那無異于火星撞地球,后果很嚴重。
對孩子表達關心要看準時機,適時適度,可以選擇在他們休息、放松,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囑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復兩遍以上,否則既沒有實際效果,又會給孩子以不被信任的感覺,只會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平時也要有意識地杜絕嘮叨,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行為,要給他們一個比較寬松的心理及生活環(huán)境。
2.不要過度關心
有一個調查,“你最喜歡家長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和“你最喜歡家長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回答是“什么也不要說,什么也不要做?!笨梢?,孩子不歡迎我們過度的關心。
我們盡量不要在孩子學習時輕手輕腳走進他房間,一會送牛奶,一會送水果,借關心之名,行監(jiān)督之實。有些家長真的是心里很糾結,孩子不學習吧,你生氣;孩子學習吧,一點燈熬油,你又心疼……到底要不要孩子學習了?
其實對孩子精神上的關心和物質上的關照都要適度,無關原則的約束少一點,多余的關心少一點。
望子成龍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無論你的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須要裝出一副無關緊要、若無其事的樣子來。最好是不即不離、若即若離。不要主動去過問,當孩子自己談到相關話題時要認真地“察言觀色”,巧妙應對。
家庭環(huán)境或氛圍的改變不要過多,反差不要太大,要營造寬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圍。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樣就行,可以讓孩子在星期天適當?shù)乜纯措娨?、聽聽音樂或逛逛街?/p>
有些家長朋友不明白,讓孩子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到學習上其實沒有好處。
學習不僅僅是看書,休息也不僅僅就是睡覺。讓孩子在學習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比如掃地、洗碗、洗衣服,不僅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得到適當?shù)木徑夥潘?,而且對孩子的成長發(fā)育有好處。
3.不要進行過度的在意分數(shù)
我們要正確看待孩子考試的分數(shù)。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會上火著急,我們首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查找原因,是情緒過于緊張,是考試題目過難,還是復習計劃有偏差?是基礎知識不到位,是考試技巧沒掌握,還是學習沒有努力?
如果你不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并從中發(fā)現(xiàn)不足,制訂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反而大驚小怪、失望傷心、生氣責罵,這些都是無法實際解決問題的。
如果真想要幫孩子忙,就要幫到正確的地方。當孩子確實是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而家長也沒有能力和好的辦法對孩子進行輔導時,可以尋求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幫助,或陪孩子一起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輔導資料來學習。
4.不要盲目攀比
有些家長朋友總是認為孩子的成績不夠優(yōu)秀,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就經常把親友同事家名列前茅的孩子拿來刺激自己的孩子,以為這樣會有好效果。豈不知,這樣效果更糟。
所以不要總對孩子說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如何好、如何勤奮、如何有出息的話,這樣會有意無意地給孩子造成壓力,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從內心對學習、對高考產生恐懼、厭惡,更加不利于復習和考試。
要多進行縱向的孩子自己跟自己的比較,努力發(fā)現(xiàn)孩子每時每刻的進步,同時幫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長處和缺陷,以達到揚長避短、鼓舞士氣的效果。
5.不要期望值過高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顧考生的現(xiàn)實成績和智力的差別,總想著讓孩子成為狀元、進名牌高校,為家長長臉,為家族爭光。目標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平,使孩子覺得考不上名校就是無能,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為家長,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實際水平,不要給孩子過高的預期,要守住一顆最可貴的平常心。
6.不要過度焦慮
以往很多家長從孩子一進入高三就如臨大敵,自己先有了變化:有的變得比平時更嚴厲,有的變得比平時更親切,有的茶飯不思,有的夜不能寐。家長們怕孩子的成績大起大落使得自己的心中沒底,怕孩子失去信心自己不能使他振作,怕孩子生病浪費時間,怕孩子情緒不好影響復習,怕孩子在這段日子里談戀愛,怕孩子到高三了還不上心、不著急,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反正是整日地憂心忡忡,擔驚受怕,焦慮不安。
不知大家想到過沒有,我們的情緒會直接傳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孩子學習中面臨的真正壓力,恰恰就來自于關愛他們、呵護他們的父母。許多時候,作為父母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就成了孩子壓力的主要來源,在孩子準備高考的過程中充當?shù)牟皇且粋€減壓者,而是一個施壓者。
另外,還請家長朋友們注意:
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讓工作、家庭的一些事情、矛盾、不和諧音符影響到孩子。比如朋友說“我和孩子說了,我和他爸之間的事是大人的事,不用他管,他只要安心學習就行了。”這話看似合理,仔細想想,有誰能做到?你們是一個家庭,孩子也是家庭成員?。?/p>
父母在一邊吵鬧打仗,孩子在一邊漠然置之,安心學習?互換角色,你能做到嗎?也不要因夫妻教育方法不一致而公開爭吵,那樣會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如果有不同意見,要避開孩子進行討論,不要讓他感到只有一個人說了算,以防止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說話不起作用。
3、家長經驗分享
從家長的角度分享三句話:
第一句話,守護好孩子的擔當。
高三是孩子走向成年的重要一年,高考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擔當,雖然孩子們的肩膀還稍顯稚嫩,毫無疑問,這個擔子他們必須自己挑起來。
作為家長,我們無法代替,卻可以守護,鼓勵他們任何時候不要松懈,更不要逃避,通過高三的辛勤付出歷練自己的擔當能力。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擔當不是空洞的勵志口號,是嚴謹?shù)募毠?jié),是具體的行動,體現(xiàn)在切實的學習計劃中,體現(xiàn)在完成學校老師的要求中,體現(xiàn)在與同學的互助互幫中,體現(xiàn)在持之以恒的毅力中。
話又說過來,人都有脆弱的時候,何況處于長期緊張狀態(tài)的孩子?我們家長應細心察覺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孩子鼓勵、欣賞,守護好他們的擔當。
第二句話,自覺與學校分工合作。
大家關心的高三教學備考安排,那是學校多年積累的成熟體系,是老師們集體智慧的結晶,體現(xiàn)了很強的科學性、專業(yè)性,不夸張地說,只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學校安排和老師要求做到位,高考成績肯定是優(yōu)異的。
所以這方面我們家長盡可放心,專心扮演好家長的角色,自覺和學校形成分工合作。
我認為家長要做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精神引領,二是后勤保障。
我們讓孩子擔當,首先我們家長自己要擔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面對和承擔,不躲閃不牢騷不抱怨,給孩子一個積極向上的引領。
微信是我和孩子交流的一個重要渠道,他這個年齡可能不適合面對面的絮絮叨叨,但通過微信關注,可以讓他感受到我們做家長的對生活的閱讀、熱愛,甚至一點理想主義情懷,沒準會對他有啟發(fā)。
關于后勤保障,大家肯定各有高招,不過除了可口的飯菜、溫馨的關愛,還可以承擔起綜合評價、強基計劃報名的大部分工作、提前研究專業(yè)志愿等。
第三句話,不妨超脫一點。
高三要說家長一點不緊張不大可能,除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一年,估計會有一些家長和同學的情緒跟著成績排名波動。其實,高考真正審閱的,是備考時的堅毅品質與從容心智,和報考時的獨立精神與自由意志。
我們家長本應該為孩子屏蔽干擾,這要求我們自己要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不是占得了多少先機,而是父母的格局。我們應盡可能淡定從容,一步步陪孩子耐心走下來。
高三雖然以分數(shù)為重,但我還是想說,不只有分數(shù)。高中尚未完成,我們仍要鼓勵支持孩子學習以外的全面成長,珍惜在學校的每一天。分數(shù)是一時的,成長是一生的。
最后,祝所有高三考生金榜題名!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