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如履薄冰,這個時候?qū)W會“溝通”太重要了!各位高中生家長快跟著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孩子犯錯時,冷靜溝通
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令人遺憾的青少年極端事件,很多都指向同一個原因——“不冷靜”。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要保持冷靜克制,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無論是父母在生氣,還是孩子在生氣,對解決問題都沒有任何幫助,只有先把情緒平緩了,才有可能順暢溝通。有的時候父母覺得自己調(diào)整好了,但是會忽視孩子的狀態(tài),他此刻是否時機合適呢?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往往忍不住對孩子的行為發(fā)脾氣,而不是說出感受,其實說出感受比批評指責更有效。
這里有一個簡單的公式:
當你(不帶偏見的描述某種行為)時,我感覺(表達你的感受:沮喪/生氣/心煩),因為(指出這種行為對你造成的影響)。
如:孩子和朋友在外玩得很晚,說好八點回,結果十點才回來,也不提前和父母打個招呼。
錯誤的溝通:“你想急死我是不是?一點時間觀念都有!非要讓我生氣是不是?”
正確的溝通:“這么晚不回家,又不跟我說一聲(行為),媽媽很害怕(感受),擔心你可能會發(fā)生意外(結果)?!比缓筮M一步提出你希望他改正的地方。
二、孩子挑釁時,暫停溝通
當孩子沖我們發(fā)脾氣時,不要跟他針鋒相對。青春期的孩子說話有時候真的很刻薄,一句話噎死人。千萬不要往心里去,覺得十幾年的付出都白費了,如果家長情緒也失控,就不好收場了。
這個時候你就算好言好語,也收不到好的效果。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冷處理,保持沉默,最好一句話不要說。因為這是一場人民內(nèi)部的家庭矛盾,當“敵我”雙方正處于對抗狀態(tài),釋放任何的“善意”都有可能會被不懂世事的孩子視為一種挑釁行為。
走開一下,離開戰(zhàn)場,有時候讓孩子“沉默”,是讓他自我消化。你越是急著與他交流或爭執(zhí),想把所有的道理都講清楚明白,就越有可能把局勢搞復雜。
只要你保持沉默,再不懂事的孩子也會明白:“家長在做出讓步了”。但如果你的讓步僅僅是一種克制,而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包容。孩子意識到你內(nèi)心還有不滿的情緒,有可能還會主動去挑釁,以證明自己并沒有過錯,讓自己懸著的心落地。
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自我反思和尋找解決方案,等他心情好的時候,彼此再開誠布公的說自己的想法,會比較有效果。
三、孩子試錯時,忍住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對不請自來的關注和建議感到排斥。
隨著青春期生理的變化,他們在行為上努力讓自己顯得成熟、獨立和自主。這個時候,孩子會本能地排斥家長的指點和建議,哪怕是出于好心。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冷靜觀察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變化,后退一步讓孩子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去嘗試、去體驗、去試錯,通過經(jīng)驗和教訓領悟那些曾經(jīng)不屑一顧的道理。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必對孩子的問題急于做出反應,只要向孩子傳達一種態(tài)度就夠了:當你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會一直站在你的身后。
四、與孩子觀點不同時,包容式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貌,對穿著和發(fā)型形成自己獨特的偏好。例如,他們會悄悄把寬松的校服褲腿改窄,即使在需要穿長袖的季節(jié),也堅持穿短袖展示自己與眾不同,或者盡可能地拖延理發(fā)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強行糾正孩子,可能引發(fā)孩子強烈的反抗。
相反,父母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放下自己對外表的固有標準,尊重孩子的審美觀念,理解他們渴望展現(xiàn)個性和自我表達的心理。不要讓孩子因為對抗父母而做出一些他們自己也不認同的過激行為。
不僅在外貌上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批評、指責和打擊孩子。對于那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不妨放手讓孩子自由嘗試。
五、孩子排斥自己時,引導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領地意識,渴望獨處,他們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希望跟父母保持距離,他們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纏著爸媽,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并且不想讓父母知道。
很多父母會很不適應,感覺對孩子失去掌控了,覺得恐慌、擔心,強行進入孩子的空間,干涉打擾孩子,不尊重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把握不好邊界感,會讓孩子很生氣,更加排斥。
倘若你想和這個年齡的孩子親密一點,增加與孩子的互動,在給孩子空間的同時,不妨嘗試了解一下孩子們熱愛的事物。比如:小說、籃球、手辦....通過與孩子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們思考其中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
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引領者,而不是持鞭者,應該傾聽他們的內(nèi)心聲音,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和發(fā)展空間。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如果一個孩子要成為一個成年人,那么是要踩著一個成年人的尸體才能完成這段成長之路的。”
青春期這個階段,不管你之前做了多少準備工作,一遇到叛逆和沖動,多少都會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可能就是情緒穩(wěn)定,理性溝通,退一步、忍一忍,其實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為助力新一屆高考生和家長及時了解最新的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等升學途徑、志愿干貨、學習技巧、復習資料、各地模考試卷等信息,我們給大家建立了【招考網(wǎng)】江蘇高考交流群。
歡迎添加蘇小招微信(sxz028),發(fā)送:高考年份(如:2025高考),即可邀請您進群學習交流!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