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大家多多少少心理上也有變化一樣的,只要悉心了解孩子情緒背后的想法,再耐心的加以引導,相信定能春風化雨,和孩子一起整理好心情!
讓我們來一起探究孩子的心理,一起做做功課吧!
孩子為啥心情差
開學了孩子出現(xiàn)的小情緒和一些“怪”行為,可能是以下三種心理作祟:
"怕束縛"逆反心理
假期生活與在校期間相比,顯得松懈散漫了許多。難免的晚起賴床,熬夜游戲,學習時任意吃零食,反復喝水上廁所,平時隨意看手機等等,都讓孩子生出怠惰之心。面對即將開學后有規(guī)律又緊湊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孩子難免生出“在家千日好”不愿去學校的逆反心理。
“怕感染”恐懼心理
目前我國疫情雖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并沒有完全的消除。近期隨著國外疫情的大爆發(fā),國外輸入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早期的武漢封城和之前的“宅家令”,可能給孩子心中留下了“稍不留神就會被傳染”的印象,這無形中就會讓孩子心生易被感染的恐懼。
“怕掉隊”焦慮心理
網(wǎng)課打破了傳統(tǒng)的面對面授課方式,教師和孩子除了社交軟件上的文字、語言交流再無其他,眼神、心理交流很難跟上,再加上難免的走神、課后的墮怠,致使一部分孩子不能及時地跟進老師的上課節(jié)奏。老師們總是在授課之余說“網(wǎng)課結(jié)束,學校見面,真學假學,一測便知”。想到“考試”這個緊箍馬上要被老師念“咒”,孩子們自然會產(chǎn)生“學不如人該如何”的焦慮。
家長引導很重要
雖然這個寒假實在是加長版plus,家長們可能已經(jīng)在家和“神獸”們大戰(zhàn)不止三百回合,早已精疲力盡了,但是眼看開學在即,就再努努力,耐心幫孩子疏解小情緒吧!以下幾個小方法,可以嘗試一下:
溝通交流,放松心態(tài)
當然,家長首要先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放松心態(tài)。對于較大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搜集權(quán)威信息,了解疫情現(xiàn)狀;對于較小的孩子,家長也可以時常和孩子提一提權(quán)威部門發(fā)布的疫情相關(guān)消息,為返校復學打下安全的心理基礎(chǔ);可以陪孩子聊聊學校的趣事,喚起孩子潛意識里對學校生活的渴望;也可跟孩子講講抗疫工作中科技成果的運用,各行各業(yè)工作者的奮斗故事,及抗疫英雄的成長歷程,幫孩子樹立學習榜樣,激發(fā)學習熱情。
以身作則,規(guī)律生活
家長在孩子學習看書時,要做到不看電視、不玩手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陪著孩子執(zhí)行上學期間的作息制度,早睡早起。學習時堅決按學校上課時段進行,當天的學習任務(wù)和作業(yè)保質(zhì)保量按時完成,讓孩子提前進入學校生活、學習的狀態(tài)。
動靜結(jié)合、舒緩壓力
“動”指運動。適當?shù)貛ьI(lǐng)孩子一起做做運動,保證運動量,減少久坐,在鍛煉之余更放松身心,可以及時釋放心中的壓力。(也就是保證每天要給娃們好好“放電”。)
“靜”指休息。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睡覺前可讓孩子洗個熱水澡、泡個熱水腳、喝點熱牛奶。良好的睡眠,對情緒的恢復更有幫助。(給娃們“充電”也不能懈怠?。?/p>
查漏補缺,提升信心
對于疫情期間相對松散的網(wǎng)課學習模式,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溫故而知新”,及時查漏補缺。督促其梳理出知識盲點,積極向老師請教,全面掌握所學知識點,讓孩子有信心去迎接嶄新的校園生活。
做好后勤,備好所需
春天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此時人體免疫力相對低下,容易感染疾病。家長們要定期開窗通風,根據(jù)氣溫的變化提醒孩子及時更換衣服,避免著涼,督促孩子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疾病,耽誤孩子正常開學。與此同時要備好充足的口罩、消毒紙巾、免洗洗手液等,讓孩子不必為開學后防護用品不足而擔憂焦慮。
以上照著做就好啦,希望孩子們都能開開心心上學去,安安全全回家來。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江蘇疾控,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