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是每個學生成長道路上重要的一環(huán),但也是充滿挑戰(zhàn)和壓力的階段,面臨學業(yè)負擔、人際關系、未來規(guī)劃等多重負擔。大家需要積極應對并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那么,高中生該如何減壓?現(xiàn)在就跟著江蘇招生考試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為什么要減壓?
很多家長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問,在高考日漸逼近的情況下,是否還要減壓?減壓以后,孩子不好好看書,成績下降怎么辦?好不容易繃緊的弦,松了以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怎么辦?
其實這些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問題:有沒有必要給高中生進行減壓?高中生該如何減壓?
首先,從支持的角度來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1、學校的環(huán)境壓力
考生已經基本確立了學習目標和方向。等到了高三,隨著高考的不斷臨近,許多學生內心也會越來越焦灼,加上學校和老師三令五申的各種規(guī)定,周圍同學傳遞出的緊張情緒,每次考完試后緊隨而至的成績與排名,這些都如同潮水一般,裹挾著一批批的高考生。而面對一沓又一沓的試卷,承壓能力不佳者往往難以靜下心來,以往得心應手的題目,可能也會丟分越來越多。
2、考生自我要求過高
大多數高考生都是背負沉重心理壓力的,一方面是不想辜負了家庭和老師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是對未來的發(fā)展有了朦朧的設想。并且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成績的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那些自尊心較強,競爭意識較重的同學會更加難以承受成績下滑帶來的結果,從故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甚至產生更加極端的想法。并且,學生的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其在考試中的發(fā)揮,過多的消極心理暗示帶來的結果就是思維能力和記憶力的減退,原本輕而易舉就能解出的題目也會失分嚴重,從而帶來不斷退步的惡性循環(huán)。
3、家長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家長教育孩子,最怕管的太多或者完全不管。受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有不少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仍然采用“咆哮式”和“打罵式”的方式方法。完全不顧及孩子的內心感受,不尊重孩子的隱私。長此以往,孩子在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會形成兩個極端,要么逆來順受,變得孤僻沉默,不愿與人交流,要么叛逆反抗,選擇用破壞逃避的方式宣告不滿。有的家庭甚至是完全放養(yǎng),因為父母感情不和或者離異,對孩子也是不聞不問,造成孩子從小未能感受親情溫暖,最終形成孤僻的性格。不管怎樣,這樣的孩子都很難融入學校,更別說有好的成績或是跟老師同學友好相處。
二、壓力和表現(xiàn)的關系
著名的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于1908年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了壓力和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并將其描述為:耶克斯多德森曲線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人在對抗壓力時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
在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經常會跟孩子說的一句話便是:“別人能行,你一定能行!”或者有時在看到孩子“不爭氣”時,會很生氣的跟孩子說:“大家都這么大壓力,為什么別人頂得住,你頂不住?”
看到這個曲線,我想家長們應該能明白了,對于我們所有人都一樣,不是所有人的抗壓能力都是一樣的。有些孩子就是天生抗壓能力強一點,有些孩子抗壓能力弱一些。但是,無論抗壓能力多強的孩子,當壓力超過了一定的數值,孩子的表現(xiàn)也會相應地下降。所謂的“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只適用于這個圖的前半段。而當一個人的壓力超過了自己能承受的范圍,那無論是擁有多么鋼鐵意志的人,都會因為壓力的影響,而發(fā)揮失常。
所以作為家長必須張弛有度,合理地督促自己的孩子,適當地設立獎懲機制,提升孩子能動性。不要一味的壓迫孩子的學習進度,偶爾給予一些釋放或者放松的空間,也許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