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處于青春發(fā)育末期,這一時期個體的整體生長發(fā)育在經過青春期的急驟發(fā)育后,進入了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與之相應,其心理的發(fā)展也向成熟邁進,但還未達到成熟。他們的情緒更加豐富敏感,所以需要家長注意他們這段時期的心理特征及與他們的溝通方式。
高一心理特點及溝通方式
心理特征
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期,隨著身體的迅速發(fā)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fā)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他們的感情變得內隱,這阻礙著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了解。
溝通方法
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跨度很大,特別體現(xiàn)在數(shù)學、英語和物理學科,很多學生上課能聽懂,結果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甚至出現(xiàn)不及格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實癥結就在于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要提高。
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在高中階段孩子不能掉隊,有問題不能拖,同時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決問題。因為高中的各科學習都是知識的延伸,并且有很強的關聯(lián)性。一個知識點或知識模塊出現(xiàn)問題,就會導致這個科目的學習遇到瓶頸,應該趁考試之后對問題進行整理和有效解決,在期中考試中能考出好成績。
高一關鍵詞——“難”,從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xiàn)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tǒng)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趨勢。而高一又是數(shù)理化難點最集中的年級,所以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初三到高一不是“坡”而是“坎”,必須“跳”才能完成質變過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
重視高一、成就高考——對高一的重視程度和高考成績成正比,要想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從高一就重視!
提前動手,從容應對——剛經歷了中考,很多學生沉浸在緊張后的輕松里,但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發(fā)現(xiàn)漏洞、及時彌補——高中學習比較緊張,發(fā)現(xiàn)漏洞千萬不要任其存在發(fā)展,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漏洞不補,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應用!
成績波動、正確看待——高一學習成績波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要適應了高中老師的講課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識的學習方法,成績都會逐步上升并且趨于穩(wěn)定的。
高二心理特點及溝通方式
心理特征
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動蕩和茫然的時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
他們還存在一種期待和恐懼交織的心理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易受干擾、經?;孟雽淼?。他們感到很緊張,有的學生恨不得現(xiàn)在就高考,不用再這樣擔驚受怕,這種期待容易出現(xiàn)焦慮心理;但是,他們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懼,怕自己考不上好的、理想的大學,所以他們的潛意識有時會在幻想中滿足。從而在上課和學習時走神和分心,在他們回過神之后又感到很內疚和后悔當初為什么會這樣。
高二關鍵詞——“分化”,高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級,一方面已經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緊張的高三還沒有來臨,所以心里比較輕松。
很多學生理解上有誤區(qū):高二輕松一下,要不高三就沒有輕松的時候了。結果就是高二輕松了,到高三也緊張不起來。
各種因素綜合起來,造成了嚴重的分化,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發(fā)現(xiàn)為時已晚!
高二最重要的事情
均衡發(fā)展——高考錄取依據(jù)是總成績,只要沒有嚴重偏科,即便各科都成績平平,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如果在高三沖刺中還能夠部分學科有所突破,就會考得非常理想,所以均衡發(fā)展是取得高考好成績的基礎。
提前備考——高考考的是整個高中三年的知識,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識。每個階段都是在備考,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高二尤其如此。
強化基礎——高一的很多知識是在以后的學習中必須要用到的基礎知識,所以如果發(fā)現(xiàn)高一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千萬不能等到高三復習的時候再去解決,要盡快補上。
高三心理特點及溝通方式
心理特征
孩子的社會意識已經接近成熟,并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隨著備考時間的減少,在思想壓力和心理上的波動都會比較突出,出現(xiàn)信心型、迷茫型、放棄型三種形式的分化。
信心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有明確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扎實,方法科學,學習能力強,各科平衡發(fā)展,歷次考試成績穩(wěn)定,對高考充滿信心。
迷茫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渴望考入理想大學,但由于基礎不扎實,學習方法不當,成績經常被動,從而導致思想不穩(wěn),當成績不進步或下降時,比較消極。考試進步時,又充滿斗志。自感考大學有難度,對前途感到迷茫。
放棄型的孩子:基礎太差,或者經過努力,但成績沒有進步,或者學科發(fā)展很不平衡,思想進入“考大學沒指望”的誤區(qū),以致成績越來越差,甚至最關鍵的時候自暴自棄。
溝通方法
通過與孩子的溝通,了解孩子的當下情況。
多關注孩子心理狀態(tài),切勿因自己的焦慮影響到孩子。
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重視孩子的營養(yǎng)健康。
最后,家長們要有感知孩子情緒變化的能力,如果遇到困難,應及時尋求專業(yè)支持。
為助力新一屆高考生和家長及時了解最新的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等升學途徑、志愿干貨、學習技巧、復習資料、各地??荚嚲淼刃畔?,我們給大家建立了【招考網】江蘇高考交流群。
歡迎添加蘇小招微信(sxz028),發(fā)送:高考年份(如:2025高考),即可邀請您進群學習交流!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