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本質,是一場自我解剖的戰(zhàn)爭。
有人抱怨老師講得爛,有人吐槽同桌影響自己,有人怪罪天賦不如人……但真相是,所有逆襲的故事里,主角的第一句話永遠是:“我的問題出在哪兒?”
當你學會把手指從外界收回來,對準自己時,逆襲的齒輪才開始真正轉動。
一、弱者找借口,強者挖病灶
大部分中等生都有一個認知誤區(qū),比如:“學不好是因為老師講得差”“沒時間復習,都怪作業(yè)太多”“同桌太吵,根本學不進去”……這些借口的本質,是把責任外包給外界,用受害者的姿態(tài)逃避成長。
每一個怨念滿滿的外界因素,都是思維懶惰的遮羞布。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有解,解藥就在自己身上。
看看你身邊的學霸是怎么做的吧!老師講得差?他會自學網課、啃透教材、找高手補漏;作業(yè)太多?他會篩選高價值題型,放棄低效無益的勞動;同桌影響?他會請求老師把自己調到角落里,抓住課后的碎片時間。
二、自我剖析的三大核心戰(zhàn)場
1、分數:錯題是上帝發(fā)的“診斷書”
“這題我會,就是這次太粗心了”、“這次卷子出偏了”類似這樣的借口,咱別用了。
粗心源自注意力缺陷和自己做題的邏輯漏洞,要用多次檢查的方法狠狠根治;偏題是因為自己的知識網絡不全,要用“母題溯源法”去加大修補;而總是考低分是因為我們的能力模型偏差太多,要針對學不好的知識點進行瘋狂的精準打擊。
2、時間:你不是沒時間,是沒價值排序
“作業(yè)都寫不完,我哪有時間補弱項……”時間不夠用的本質,只是你允許太多的瑣碎占用你的時間而已。
時間對每一個學生都是公平的,能否最大化的利用時間才是關鍵。
用“四象限法”砍掉低效任務;每天偷出1小時黃金時間,如早讀前30分鐘+午休后20分鐘+睡前10分鐘,把這部分時間用好;把碎片時間變成“暗器”,如:用排隊時背單詞,跑步時聽歷史年表。
3、狀態(tài):情緒是能力,不是借口
“今天心情不好,學不進去?!薄皦毫μ?,擺爛一天……”拿破侖曾經說過:“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能管理情緒的人,管理知識只是順手的事。
行動力不足的時候,可嘗試用“5分鐘啟動法”打破情緒困局,告訴自己只學5分鐘就好了,通常一學就停不下來。
平常少刷點垃圾短視頻,可以給自己建立一些“狀態(tài)急救包”,收集一些冥想音頻、勵志TED、偶像逆襲故事,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隨時調用,給自己打滿雞血。
三、終極訓練:把鏡子對準靈魂
1、每日三問
今天我最大的問題是什么?(精準描述,不用模糊詞匯)
這個問題中,我的責任占多少?(必須≥50%)
明天第一件事如何改進?(具體到時間、動作、驗收標準)
2、每周審判
原告(理性我)列舉一周的問題(拖延、敷衍、逃避);
被告(本能我)申辯理由;
法官(高我)宣判改進方案。
3、每月進化
制作“剖析—進化”進度條;
把問題分類為“已殲滅”、“持久戰(zhàn)”、“新發(fā)現”;
設定下月攻克目標。
四、承認不足,才能精準狙擊
自我剖析是痛苦的,它要求你承認你的失敗,不是命運不公,而是能力不足。但正是這種痛苦,才能激活我們身上的兩種逆襲基因。
1、極端誠實:不對自己撒謊,題做錯了不是粗心,是根本沒理解題意;考差也不是因為狀態(tài),是平時偷懶的必然結果。
2、精準狙擊:不再泛泛努力,不再用戰(zhàn)術勤奮掩蓋戰(zhàn)略懶惰,每天多學2小時,不如重構錯題本邏輯。
逆襲的本質,是殺死過去的自己。當你開始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時,那些曾讓你憤懣的老師、討厭的同學、不公的規(guī)則,都會變成你登頂的階梯。
寫在最后
勤能補拙,高考不淘汰笨孩子,只淘汰“慫”的人,慫在不敢直面自己的軟弱,慫在不愿承認問題的根源,慫在不想經歷蛻變的劇痛。
從今天起,做自己的暴君和醫(yī)者,暴君般斬殺所有借口,醫(yī)者般解剖每個病灶。你的逆襲,從說出“這是我的問題”開始。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加油,少年!
為助力新一屆高考生和家長及時了解最新的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等升學途徑、志愿干貨、學習技巧、復習資料、各地模考試卷等信息,我們給大家建立了【招考網】江蘇高考交流群。
歡迎添加蘇小招微信(sxz028),發(fā)送:高考年份(如:2027高考),即可邀請您進群學習交流!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