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成績是考生自己和家長所格外關注的,面對成績下降,除了驚慌失措和自我反思,還有一點特別重要!成績下降并不是突然的,提前都會有癥狀,只不過可能沒注意到。以下6點,如果你有出現(xiàn)這些情況,就要引起格外注意啦~
1、學習積極性下降
·你是否開始拖拖拉拉、丟三落四、上學遲到?
·是否經常上課時玩筆或玩手,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課下練習題不會做?
·是否經常寫作業(yè)不專心,總找借口做其它事(看手機、玩電腦、吃零食……)?作業(yè)經常不能按時?
這些都是導致成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解決方案
建議學習時要盡量避開或減少各種可能會產生干擾的因素,在一個有學習氛圍的地方學習更容易提高學習效率。
有時候家里不停地來客人、家長看電視玩手機,都會對學生學習產生干擾。
建議在家里營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空間和氛圍,又或者可以找一個有學習氛圍的地方學習,比如圖書館,自修室等。
同學間也可以相約一起學習,互相比賽,使學習更有動力。
2、假裝很努力
某中學的一位老師曾在班里60多個孩子中做過一個小調查,她專門抽出一天時間,讓同學們在當天同樣的作業(yè)量的情況下,記錄每個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時間。
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完成得快的同學,僅用了一二十分鐘就完成了,完成了之后,還看了一部英文電影。而完成得慢的孩子,整整花了5個小時!
老師說她觀察發(fā)現(xiàn),那些作業(yè)完成得快的同學,往往質量還非常高,成績也非常好。
而那些作業(yè)完成得慢的孩子,也并沒有想象中慢工出細活的效果。他們是典型的“假裝很努力”。
解決方案
如果同學出現(xiàn)上述這些現(xiàn)象,首先要分清學習任務的主次,其次要提高時間利用效率。
很多同學都會面臨時間不夠用的問題。
細細盤點下來,一天的有效學習時間被大量的瑣事占用,例如通勤(上下學)、等待(等吃飯、等家長接送、排隊)、放松(飯后、午休后)。
其實,在時間利用與效率當中,同樣存在“二八定律”。在效率最高“黃金時間”,2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80%的回報。
在效率最低的“疲頓時間”,80%的時間投入就只能產生20%的回報。
因此,提高時間利用率,關鍵在于對時間的精細化把握。這里教大家一個方法: 
如果按照學習單元的客觀情況劃分,可以得到完整時間和碎片時間;如果按照學生的效率高低劃分,可以得到高效時間和低效時間。
◆“黃金時間”:高強度的主動學習
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時間的“黃金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時間,可以完成一些高強度的學習任務。
例如各科的限時訓練(尤其數(shù)學等理科)、難題的重點突破、復雜問題的深入思考。
◆“垃圾時間”:低強度的被動學習
碎片化的低效率時間是學習的“垃圾時間”,你的精神狀態(tài)欠佳,也沒有充足的完整時間去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此時適合進行一些不需要進行大量思考的低強度學習任務。
例如聽英語新聞/錄音、進行課外閱讀、語文或英語的練字、摘抄積累作文素材。
◆“反饋時間”:歸納、總結、調整、計劃
完整的低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反饋時間”,適合進行對白天所學知識方法的總結、錯題的分析與歸納、反思自己的學習計劃、思考下一階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積累時間”:背誦、記憶、復習、提升
碎片化的高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積累時間”。“積累時間”,適合進行與記憶和積累相關的學習任務。
例如鞏固英語單詞、背誦語文古詩詞、熟悉作文素材、背誦文綜知識點。
建議同學們將自己所有的時間進行類型化的劃分,這樣能夠更好地兼顧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并且能夠根據(jù)自己每日的時間安排和精神狀態(tài)進行靈活的調整。
3、只動嘴,不動手
有些同學說起知識點來頭頭是道,回答問題和課堂討論時,思路似乎也挺清晰。
平時寫作業(yè)時,感覺一看就會,覺得題目簡單索性就不寫了,或者是隨便寫幾下、敷衍了事。
家長問幾句,他就不耐煩地說:這些題我都會,懶得寫,浪費時間。
但是一到考試時就“原形畢露”了,簡單的題因為少了某些步驟而扣分、遇見不會的題瞬間就放棄、會寫的題也不知道錯在哪了,經常無辜的丟分漏分。
這種現(xiàn)象反映出你知識掌握的不牢固,也反映出你不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
解決方案
對于大家來說,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并落實在行動上。寫題時要重視過程,注意掌握方法,提高解題正確率,吸取教訓,防止一錯再錯。
4、學習沒有重點和目標
有的同學成績不理想,就想著多學一點,今天看到同桌買了某本練習冊,自己也去買了一本;明天看書店宣傳某本作文書,自己也趕緊買來看;后天聽老師說多看書可以提高語文成績,就又開始逼著自己閱讀,為此買了幾本暢銷書。
很多同學在開學之初就買很多學習資料、制定緊張的學習計劃,但是往往堅持不下去,因為他們把自己安排得“太滿了”。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想做很多事,卻又做不了什么,很是挫敗。
當一個人這也想學,那也想做的時候,往往什么也做不成。精力跟不上自己的欲望,一山望著一山高,只會越來越對學習失去信心。
解決方案
不要過度增設目標,大量目標長期堆積,沒有有效進行,反而形成負累。越是疲憊,越是無力完成目標,以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碰到這類問題的建議是:剛開始每天完成最重要的一件學習任務即可。
例如:給自己制定每天晚上一個小時背英語單詞的任務等。
5、害怕改變,停留在舒適區(qū)
學習的難度慢慢增加,大家或許會出現(xiàn)不適應,但是又不愿意改變自己以前的學習方法,久而久之成績自然也就下降了。
什么叫“學習舒適區(qū)”呢?
就比如:寫數(shù)學卷子的時候,遇見不會的題就空著等老師講、或者問同學,自己從不動腦想想,這就是“學習舒適區(qū)”。
你覺得讓別人解決問題很方便、舒適,時間長了就更不愿意動腦子了。
上課的時候老師講什么就記什么,不會主動思考,對學習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迷信書本,參考書、練習冊和參考答案,缺乏自己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要知道,腦子是越用越靈活、越不用越“生銹”的。
解決方案
當遇見難題的時候,盡量自己去解決(這個解決是動腦筋,而不是上網找答案)。
即使最終沒有想出本題的解決方法,也不要灰心,在思考的過程中你已經是有所進步了。
6、沉迷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
你是不是也這樣?
一到家里,先玩一會兒游戲;做作業(yè)做到一半,去刷下朋友圈;就是課后和同學聊天時,內容也多是關于手機游戲和電腦游戲,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心不在焉。
解決方案
?。?)學習時要遠離手機和電腦,手機和電腦給大家?guī)淼囊蕾嚢Y非常大,尤其是沒有自控力的同學,很容易對游戲上癮。
?。?)盡量和家長溝通,在你學習的時候盡量不要在你旁邊玩手機。如果家長在玩手機,你在寫作業(yè),你會難以集中精神,心理不平衡,也總是想早早應付完作業(yè)好去玩手機。
注:本文內容來源新京報及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