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高教司組織的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工作推進會暨指導委員會第二次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
會議成立了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建設委員會,由鄭南寧院士擔任建設委員會主任,建設委員會來自15所高校、2家科研機構、3家企業(yè)和2家出版社。
院士牽頭,實踐教育改革
“我們是舉這一行最厲害的老師,做好的教材,一起提高課程建設,最終目的是想提高整個全國的教學質量?!庇嬎銠C領域“101計劃”工作組組長、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胡振江表示。
“101計劃”的核心,就在這段話中體現(xiàn)——做到四個“一流”:一流的核心課程、一流的核心教材、一流的教師團隊和一流的實踐項目。以課程、教材、教師、實踐項目等基礎要素“小切口”,牽引教育教學模式“大改革”。
2021年,教育部決定率先在部分高校實施計算機領域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計劃,簡稱“101計劃”。
目前,“101計劃”已擴展至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yī)學、中藥學、經(jīng)濟學、哲學等九個領域。
各領域均由各高校院士牽頭,帶領一流的教師團隊,建設核心課程和教材。
77所高校入選“101計劃”
據(jù)“101計劃工作平臺”官網(wǎng)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公布的9個學科,共有77所高校入選。
計算機有33所高校、數(shù)學共30所高校、物理學有31所高校、經(jīng)濟學有25所高校、基礎醫(yī)學有11所高校、化學有30所高校、生物科學33所高校、中藥學有7所高校、哲學有14所高校。
其中,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入選8個學科組,成為入選學科最多的高校。
吉林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武漢大學,均入選7個學科工作組。
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均入選6個學科工作組。
今年4月,教育部部署基礎學科系列“101計劃”推進工作召開,介紹了目前所取得的成果。
實踐證明,“101計劃”試點建設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目前,已經(jīng)有80多位國內外頂尖專家、50多名院士深度參與,將通過示范輻射帶動更多基礎學科領域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以計算機為例,已經(jīng)搭建完成涵蓋110多個模塊、650多個關鍵知識點的12門核心課程組成的核心課程體系;組織建設了31本核心教材請80多所高校的140位教師試用試講;邀請一批頭部企業(yè)與高校共建實踐項目,打造了涵蓋400多個項目的集成平臺;組織288場跨校聽課活動,覆蓋168門次課程、494人次教師;舉辦13場師資培訓會,上萬名教師參與線上線下培訓。
“101計劃”,建設行動中
近幾個月,多所高校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建設“101”計劃。
6月3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領域“101計劃”秘書處、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聯(lián)合舉辦的“哲學領域‘101計劃’建設工作調研會”在吉林大學順利召開。
7月6—7日,計算機“101計劃”核心課程建設工作會在昆明理工大學蓮華校區(qū)召開。全體會議期間為第一、二批教材110余位教材試點單位負責人頒發(fā)結題證書,并啟動第三批107個教材試點應用項目立項。
7月23-26日,由教育部“101計劃”生理學課程虛擬教研室主辦,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及甘肅省細胞生物學學會聯(lián)合承辦的“教育部生物科學‘101計劃’生理學課程與教材建設研討會”在蘭州大學順利舉行。
未來,“101計劃”將持續(xù)深入開展,牽引帶動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ǎng)理念變革、模式創(chuàng)新,以新思路、新打法、新賽道不斷催生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設的新動能。
注:本文內容來源青塔,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