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晚,全國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都在各自的信息公開網(wǎng)站上公布了2019年財務(wù)預算。清華大學依然以近300億元的預算遙遙領(lǐng)先于其他高校,不僅比去年增加了27億元,而且比今年排在第二名的浙江大學多出100億元。
與過去兩年相比,年度預算超百億元的高校今年新增兩所;北師大、人大等文科高校今年的預算有了較多增長。
8所高校今年預算超百億元
清華大學今年的年度預算數(shù)高達297.21億元,而排在第二的浙江大學為191.77億元,二者之差高達百億元。與清華大學常年預算穩(wěn)居第一不同,北京大學去年從常年排名第二的位置猛跌到第六名,年度預算也從前年的193.45億元減至125.54億元,不過今年,北大的排名回升到了第三,預算增加到了190.07億元。
此外,去年預算超百億元的同濟大學,今年預算回落到了百億元以下;但今年預算超百億元的高校新增了兩所,都是來自華中地區(qū)的名校: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這使得預算超百億元的高校從近年的7所增至8所,包括清華大學297.21億元,浙江大學191.77億元,北京大學190.07億元,中山大學175.17億元,上海交通大學156.32億元,復旦大學125.09億元,華中科技大學106.98億元,武漢大學106.44億元。不過總體上看,東部院校的預算遠高于西部院校、理工科院校的預算遠高于文科院校的趨勢沒有改變。
文科名校預算增長加快
盡管與理工科高校的預算差距還很大。今年一些傳統(tǒng)文科名校的預算增幅比較大。最明顯的是北京師范大學,年度預算數(shù)從去年的66.12億元猛增到81.85億元,增幅近24%,排名也從去年的第二十提升到第十六位。中國政法大學的年度預算數(shù)從去年的13.5億元增加到了16.93億元。此外,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jīng)大學等名校今年預算也有明顯增長。
這與去年以來教育部提出推進“新文科”建設(shè)關(guān)系緊密。據(jù)注意到,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兩所典型文科高校今年的收支預算總表中,來自財政撥款的收入增長都較大,北師大增加了2.87億元,人大增加了1.66億元。
注:本文內(nèi)容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