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層級劃分來了,看看你的目標在哪一檔?
【推薦閱讀】:2026年考研時間,定了!
1、34所自主劃定復試分數(shù)線高校
“34所”指的是在碩士研究生招生過程中具備自主劃定復試分數(shù)線資格的院校,全國共有34所高校屬于這一類別。這些學校依據報考本??忌目傮w情況和招生計劃自主確定復試分數(shù)線,確定后報教育部備案即可。其復試啟動時間通常較早,更方便考生進行調劑。
通常來說,“34所”公布分數(shù)線的時間較早,復試安排也相應提前。這對考生——尤其是需要參與調劑的同學而言非常關鍵。例如,報考北京大學的考生若在3月10日得知未達到校內自劃線,即可提前準備調劑,而不必像非“34所”考生那樣,等到3月25日國家線公布后才能行動。
關注“反差型”院校與專業(yè)
“34所”的自劃線一般高于國家線,整體報考難度較大。不過也存在個別學校的特定專業(yè)分數(shù)線低于國家線的情況,尤其是理工類院校中的人文社科專業(yè),或文科類院校中的理工科專業(yè),有時甚至其優(yōu)勢專業(yè)也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比如,北京師范大學近幾年文學類公共課復試線常為50分,明顯低于國家線的55或54分;2021年,該校文學復試總分線為350分,而國家文學線為355分。
中西部高校競爭相對緩和
從地域分布來看,34所自劃線高校中,位于北京、上海及東部沿海地區(qū)的學校報考競爭通常更為激烈。而中西部地區(qū)的高校——如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等,同樣專業(yè)錄取難度可能略低于東部同類型高校(如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當然,“相對好考”仍取決于具體專業(yè)情況。
以下是34所自劃線高校完整名單: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廈門大學、湖南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
2、985高校
大家對“985”這一概念應當已非常熟悉。“985工程”是國家為推進教育振興、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而實施的重要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有5所985高校并不屬于自劃線院校,而是依據國家線劃定復試分數(shù)線。對于既希望進入985高校,又想避開過高競爭壓力的考生,可以將目標轉向這5所高校: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3、C9聯(lián)盟
最初,僅有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被確定為首批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高校,并獲教育部撥款18億元。
隨后,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相繼進入“985工程”,形成首批“2+7”格局,C9聯(lián)盟因此成為中國頂尖高等教育實力的代表。
4、211高校
“211工程”指的是“面向21世紀的100所重點大學”,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約100所高校給予重點支持和資金優(yōu)先分配。至2011年,211工程規(guī)模穩(wěn)定在112所高校,不再新增。
許多國內頂尖高校在招聘教師時,雖未明確限定應聘者的學歷背景,但通常要求本、碩、博三個階段中至少有一個211或兩個985院校背景。因此,未來有意進入高校任教的同學,需在211/985院校中完成碩士或博士學習。
所有985高校均屬于211,但211高校不一定都是985。
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
在985和211高校之間,還存在一類“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院校。這些高校屬于211,但不屬于985,而是由中央部委直屬。
該平臺以行業(yè)特色型大學為基礎,重點建設其優(yōu)勢學科,旨在滿足國家與行業(yè)發(fā)展的重大需求,提升學科創(chuàng)新能力,打造世界一流學科群。
共有24所高校入選該平臺:
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徐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華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東北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
如果你對考研有計劃但不知道怎么實行,想沖刺卻擔心自己定力不足,想報補習班糾結選擇.......
歡迎掃碼咨詢,我們專業(yè)老師免費解答!

5、中央部委直屬高校
只有中央部委直屬的211高校才有資格進入“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所謂中央部委直屬高校,是指由國務院組成部門直接管理的高等院校。
其中,教育部直屬最多,達75所。其他部委直屬高校數(shù)量較少,如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直屬7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也有些部委僅直屬1所,如外交部的外交學院、共青團中央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國家體育總局的北京體育大學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部屬高校都具備碩士招生資格,有些僅招收本科或??粕?/p>
此外,部屬高校的學生在獎助學金方面也可能有所不同。目前,博士研究生普通獎學金為每月1000元,碩士為500元,各??蛇m當下浮。
6、副部級大學
這是從校長行政級別角度進行的劃分。全國有31所高校為副部級,加上副大軍區(qū)級的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共32所。
雖然對學生無直接影響,但可反映出學校的國家地位與受重視程度。這些高校絕大多數(shù)為985重點建設大學(除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湖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外)。需注意,目前高校正在推進去行政化改革。
7、本一、本二、本三
這類劃分基于高考錄取批次,在考研擇校中參考意義有限。因為不同省份對本科一批、二批的劃分標準不同,主要由各地招生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劃定。
8、全國重點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是指受到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校。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紀,1959年指定20所,1978年恢復并確立88所全國重點大學。
在高考本科分批次錄取之前,大學被劃分為重點與非重點。如今,大家通常所說的“重點大學”泛指包括985、211在內的院校以及某些省屬重點高校。
9、“雙一流”大學
“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也是繼211、985之后的新一輪高等教育戰(zhàn)略,旨在提升中國高校的國際競爭力。
2015年,《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審議通過,將211、985等工程統(tǒng)一納入“雙一流”建設體系。
2017年公布的首批名單中,共137所高校入選,包括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36所,B類6所)和9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涉及465個建設學科(其中44個為自定學科)。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