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階段,教育部發(fā)布了最新《高考選科指引》文件,這個文件是教育部出的大政方針,接下來各本科院校會參照這個指引,進一步確定學校各專業(yè)的選科要求。
最近,江蘇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開會學習這個文件精神,會上專家的一段話,引爆了家長朋友圈,就連小編,都在社群和個人號上接到了不少咨詢:
“新政策對自己的孩子會有影響嗎,有多大影響呢?”
圖源蘇小招朋友圈(SXZ028)、招考網社群
小編根據家長分享出來的視頻,提煉出了以下幾個要點。
官方會議要點
1.新的選科指引列出,高校92個學科門類,65個學科門類要求選物理,要求選物理的占比是70.65%。其中56個要求必選化學,占比是60.87%,對照老的選科指引,要求必選化學的只有5.7%,從5.7%增加到60.87%,整整增加了55個百分點。
2.新的選科指引,雖然是面向新高一學生頒布的政策,但“現在這屆高二到明年,到他們高考的時候,新的選科指引是要發(fā)揮作用的。”所以新高二這一屆中學、老師和學生都要關注,做好微調的準備。
3.“當然更重要的,高一的新生,那毫無疑問,要認真學習、研讀新的選科指引?!?/p>
消息一出,最擔憂的是新高二家長:新政策不是針對新高一的嗎?為什么要說對新高二也“發(fā)揮作用”?現在孩子已經確定的選科是不是要調整了?
而就在今天,江蘇省教育廳官方回應“關切”,明確“新高二”的選科工作還是基于2019年的選科指引(現行)進行。
那么新、老《選科指引》接下來會怎么影響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呢?通過回答下面幾個問題,或許會有一些思路:
◆問題1:新的選科指引對哪些學生有影響?
現高三影響不大,現高二關注政策可能帶來的變化,現高一認真學習最新指引,提前做好規(guī)劃。
新高二要關注到:
雖然明確還是參照舊的選科指引執(zhí)行,但畢竟新政策已經發(fā)布,對高校具有指導意義。高校每年在做具體專業(yè)選科要求時,可能會做一些調整,使其既滿足舊政策要求,又符合新政策趨勢。
舉個例子:
2019年版本選科指引中對醫(yī)學類-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要求是:
理論上,高校在設置本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選科要求時可以有以下選擇:
1、物理+化學+不限
2、物理+生物+不限
3、物理+化學+生物
4、物理+化學|生物+不限
(高校設置以上任何一種選科方式,都是符合要求的)
而2021年版本選科指引對醫(yī)學類-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要求是:
此時,新的政策指導高校設置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選科要求時,只有兩種選擇:
1、物理+化學+不限
2、物理+化學+生物
你會發(fā)現,新的指引其實要求更加細化了,確實提升了化學學科地位,但也還在老的指引范疇內。高校在接下來設置選科要求時很有可能就在最新的兩種類型中選擇,顯然你想讀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無論何時選擇物理+化學,肯定最有保障。
◆問題2:新的選科指引和舊的版本有什么區(qū)別?
新的選科指引分析得出:化學地位大大提高,特別是物理+化學組合填志愿時太吃香了,畢竟專業(yè)覆蓋率達到95%。
所以,無論你現在在哪個年級,政策指向性已經非常明顯,如果你想在后面的高考志愿填報中獲得優(yōu)勢,或許現在就在選科上做出一個符合“大勢”的選擇,可能事半功倍。
2021選科指引中要求必選物理的專業(yè)類
2021選科指引中要求必選物理+化學的專業(yè)類
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四大類本科專業(yè),選科要求基本上都是必選物理化學。(你細細品圖片)
◆3、問題3:物理+化學組合優(yōu)勢這么明顯,是不是我一定要去選它?
盡管新政策中,物理+化學的選科組合專業(yè)覆蓋率超高,但是物理和化學的學習難度也高,如果考生確實沒有興趣或者學不上來,還是建議大家謹慎選擇。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一定要將選科和志愿規(guī)劃結合起來考慮。
如果大家對于選科還有更多問題需要交流,歡迎家長們進群討論,在群里,更多家長分享對于選科政策的理解,也有專業(yè)老師進行問題解答,對您及孩子將會有更多的幫助!
如出現無法進群的情況,可直接添加蘇小招微信號(sxz028)邀您進群!
選科對于高考至關重要,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優(yōu)質選科組合就需要考生/家長提前進行生涯規(guī)劃,了解政策、專業(yè)。
如果家長們擔心孩子無法科學的進行選科,小編建議各位家長不妨選擇志愿通高考選科指導服務,讓專業(yè)老師為孩子給出專業(yè)的選科建議!
服務方式為線上或線下一對一面談,通過40分鐘的專業(yè)測評+90分鐘的指導服務,將會為您提供:
【學習能力評估】分析各學科學習能力
【初定選科】按照報考專業(yè)要求、學科優(yōu)勢最大化等形成選科建議
【初定專業(yè)】梳理可選報專業(yè),給出初步專業(yè)選擇建議
微信識別上方二維碼進行咨詢
注:本文內容來源江蘇教育發(fā)布、蘇小招朋友圈、網絡等,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