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進入11月份,距2021高考還有200多天。放眼高三,一些學生活力滿滿,努力拼搏,卻也有一些學生進入了疲勞期,感覺自己遇到了瓶頸,不知道成績是不是定型了,還能提高多少分...今天,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小編就來幫助大家解決這些問題。
一、高考前三大階段
12月到2月是沖刺期,別盯名次
第一:經(jīng)過幾個月的學習,你已經(jīng)適應了高三的節(jié)奏,現(xiàn)在開始沖刺不用費力。
第二:前三個月的學習,基本上梳理了你的知識點,盡管一輪還沒結束,但是已經(jīng)到了下半場,這個時候要一鼓作氣。
第三:2月的寒假前后會讓你出現(xiàn)一段時間的游離,只有在這個月,才是真正的沖刺期。
2月到4月是質變期,增分最快
2月以后,進入到了第二輪的復習,試卷又變多了,題目刷了一遍,還要再刷。
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高原現(xiàn)象”或者“舌尖現(xiàn)象”。
高原現(xiàn)象:在第二輪復習中相當多的高三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段時間學習成績和復習速度停止不前,心理出現(xiàn)焦慮和慌張。心理學上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高原現(xiàn)象”,很多同學都說,遭遇了學習瓶頸。
舌尖現(xiàn)象:還有一些學生,看到一些做過的題,答案就在嘴邊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心理學家稱之為“舌尖現(xiàn)象”。但是大家不要慌,冷靜下來,放空大腦,重新過一遍基礎知識,梳理脈絡。等你邁過這個坎了,你會發(fā)現(xiàn)增分很快,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5月以后穩(wěn)保
五月之后,各種模擬考開始了。這個時候,要開始調節(jié)作息、調節(jié)飲食,并且還要高度重視你的每一次考試。這一段時間的成績提高,就會慢了下來,或者說逐漸趨于穩(wěn)定。
在5月以后,要的做的是,適應考試節(jié)奏,不讓自己的成績大起大落,保持正常發(fā)揮緩慢提高。5月中旬以后,成績也慢慢定型,你也知道自己在哪個水平。這個時候,你更要從基礎抓起,爭取小題、基礎題不丟分。
抱著一個原則:能得一分是一分。小題不出錯,大題多拿分,這樣你就贏了。
如此看來,只剩這三個階段,艱難的高中生活就結束了。
但是,就在這剩下的大半年中,幾乎所有的高三學生還都會經(jīng)歷至少三次的心理疲憊期,這和學生是否學習好壞無關,也和性格習慣無關,是幾乎不可避免的過程,所以如何平穩(wěn)度過這段時期也顯得尤為重要。
進入11月份,很多學生出現(xiàn)了倦怠、焦慮的情況。
在此提醒:別擔心,這很可能是進入了“疲憊期”,普遍表現(xiàn)如下:
認為自己的學習白白努力卻進步不大,進而懷疑自己的能力,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逃避考試等傾向;
感覺平時復習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精力容易渙散;
情緒波動明顯,總想投機取巧、急功近利;
出現(xiàn)考試焦慮癥,平時會做的題目考試時不會做,進入越焦慮越考不好、越考不好越焦慮的怪圈…
怎么辦?下面給大家的一些建議,調節(jié)好了可以在接下來的時光中時刻保持好狀態(tài)。
二、掌握科學的用腦時間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腦每天有四個活動高潮期:
①早晨起床后的兩個小時
?、谏衔?-11點
?、巯挛?-5點
④晚上19-21點
這幾個時間段里,人精力集中,注意力強,記憶效果好,思維敏捷,不易疲勞,應是學習的高效時段。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幾個時間段,把重要的學習內容和難度較大的學習材料放在這個時間來完成。那種晚上加班加點,白天迷迷糊糊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必須調整過來。
許多高考狀元在介紹學習經(jīng)驗時,都談到調整生物鐘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每個同學的生物鐘不同,但是高考不可能照顧每一位同學,只有每一位同學去積極適應高考,所以借此寄語高三同學,用1―2個月時間,把你的生物鐘調整過來,讓你的最佳用腦時間與高考時間同步。
三、培養(yǎng)學習興趣,掌握科學學習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是培養(yǎng)出來的。正確認識不感興趣學科的重要性,是學好該科的前提。可以通過計算高考中的比重,考試中得分的價值,學好的可能,漲分的空間等,認識高考科目6-1=0的效應,從而重視薄弱學科;還可以從成功解決該科問題和攻克知識堡壘的樂趣中,逐步培養(yǎng)興趣。
還要根據(jù)自身實際來確定學習方法。還應根據(jù)學習材料的特點,采用靈活的學習方法,文理交叉,讀思結合,寫算并舉,使大腦皮層的機能部位輪流休息,減緩疲勞,增大效益。
四、張弛有度,作息有方
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高三學生學習時間長,思維強度大,用腦多,必須重視勞逸結合。
休息有兩種方式:靜休息(如睡眠)和動休息(如文體活動)。
緊張繁重的學習中,別忘了每天堅持7-8小時的睡眠,要充分利用課間10分鐘休息和"兩課一操"的鍛煉。還要合理安排學習、進食、睡眠、鍛煉、家庭勞動之間的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及時消除疲勞,恢復腦力和體力。
五、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情好,干什么都有精神。所以,要盡力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情。對別人好一點,那樣,你會有一個好心情的。每天起床后,對自己笑一笑,多多鼓勵自己。
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忘記不好的事情,每天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憶。遵守學校的各種制度,不要受到批評和處罰,被處罰后,誰都不會有好心情的。任何時候你都要知道:情緒是會發(fā)生變化的,情緒是可以管的。
六、高三考試心理減壓3種最實用的方法
1、飲食減壓法
飲食療法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指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保證考生生理健康,為考生超強度的腦力勞動提供足夠的物質與營養(yǎng)基礎。這是考生減輕心理壓力的生理保證。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減輕人的心理壓力的作用,有的食物還可提高我們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精力集中。
2、運動減壓法
科學的安排生活、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有機結合,勞逸結合有助于減輕壓力,及時消除疲勞,同時還會有效轉移考生的注意力。對于長時段、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更應該進行有益而適宜的體育運動,以此減輕緊張度。
考生在考前每日進行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從考生的實際情況看,考生晚鍛煉比早鍛煉好。為什么這樣呢?因為早鍛煉雖然空氣好一點,有助于大腦充分吸收氧氣,但是應看到考生考前大都處于身心疲憊狀態(tài),這往往導致早鍛煉后,考生整個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鍛煉因有一個吃飯休息的調試過程,卻可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
3、轉移減壓法
有意識的轉移注意力是減輕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
考生也可以進行左右腦思維的自主轉移,為此考生應將文理科交叉起來學習,腦科學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與理科的思維活動是由人的左右大腦分工負責的,這樣文理交叉學習可以讓左右大腦輪流活動,這種轉移既可以減輕大腦的疲勞度,也可提高學習效率。
現(xiàn)在的你,覺得人生還長,時間很多,浪費幾分鐘、幾小時也無所謂。
可能直到很久之后,在社會的浪潮中,在生活的泥淖里,你才會發(fā)現(xiàn):高考時那一點點失誤而帶來的巨大損失,是用十倍的努力也再難償還的。
不必去爭“學歷和能力到底哪個更重要”,為什么不能兩者都擁有呢?既有能力,又有學歷,它不是更香嗎?
說到底,學習能力也是能力的一種,而學歷是學習能力的證明途徑之一。企業(yè)驗證一個人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首先看的是學歷,之后是能力。所以就算你能力再強,也不要輕視學歷的重要性。
人生就像四季,春華秋實,夏雨冬雪,自有規(guī)律。
春天是該播種的時節(jié),你拖到夏天才行動,雖然也辛苦付出了,但秋天的收成肯定不會太好,冬天就可能吃不飽。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wǎng)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