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學觀念
1.文學四要素:艾布拉姆斯提出作品、藝術家、世界、欣賞者。
2.文學作為人的一種對象性精神活動的原因
(1)作家把自然當作人的對象,從而建立起活動的機制。
(2)文學活動體現(xiàn)了人的意識、心理和一切本質力量。
(3)文學作品中描寫的人物、景物實際上也是情感對象。
(4)文學活動中的對象不再是自然物而是人意識活動的產物。
3.認為“繪畫是對所見之物的描繪”的理論家是蘇格拉底。5. 再現(xiàn)說
(1)定義: 在文學四要素中強調“ 世界” 與“ 作品” 的對應關系, 認為作品是對世界的模仿或再現(xiàn)。
(2)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說”是再現(xiàn)說。
(3)赫拉克利特提出“ 藝術模仿自然”; 柏拉圖提出“ 理式模仿說”;亞里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說”。
4.表現(xiàn)說
(1)定義:在文學四要素中強調作品與作家的關系,認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2)西方真正的表現(xiàn)說產生于19世紀初興起的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中。
(3)英國詩人華茲華斯提出“詩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4)基本傾向
①文學本質上是詩人、作家的內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動時的創(chuàng)造,是主觀感受和體驗的產物。
②主張以外部現(xiàn)實作為對象。
③詩人可以描寫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現(xiàn)出來。
5.實用說
(1)定義:在文學四要素關系中,強調作品被讀者所利用的關系,認為文學是一種工具和手段。
(2)典型的實用說:中國古代的“教化說”和西方賀拉斯提出的“寓教于樂說”。
①中國古代的“實用說”和“詩言志說”都以遵從儒家的“禮義”為旨趣。
②在西方,賀拉斯提出的“寓教于樂,既勸諭讀者,又使人喜愛,才能符合眾望”的觀點,開西方實用說之先河。

